立信保洁培训:清洁剂中“捞干货”
在许多人眼中,写字楼保洁工作是一份远离风吹日晒、安稳清闲的差事。它或许没有工地现场的尘土飞扬,也没有马路上的车水马龙,看似平凡,甚至有些不起眼。然而,这份光鲜背后,潜藏着不为人知的化学战场。若对清洁剂与消杀药品的调配与使用缺乏敬畏之心,稍有不慎,便可能从一场看似平静的“日常”,滑向伤害甚至危险的边缘。
正是基于这份对安全的深刻洞察,立信广场保洁部于8月22日举办了一场至关重要的清洁剂安全使用培训。由经验丰富的保洁班长代彩萍亲自授课,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操完美融合,为全体保洁员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。课后,大家纷纷表示,这堂课干货满满,受益匪浅,不仅学到了“真功夫”,更感受到了来自团队的深切关怀。
首先,代彩萍班长以触目惊心的案例,敲响了安全警钟。 她强调,保洁员们日常接触的化学清洁剂,是潜伏的“温柔刺客”。错误的配比与使用,无异于将自身置于险境。例如,强酸性清洁剂稍有不慎溅到皮肤,便能灼出水泡,引发剧烈的接触性皮炎;若调配不当,清洁溶液甚至可能发生爆炸,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。这些不再是遥远的警示,而是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随后,代彩萍班长化身“化学魔法师”,针对不同场景与材质,进行了手把手的教学。
全能碱性清洁剂: 它是油污、胶渍、墙酸等顽固污渍的“克星”,专攻外墙瓷砖、地板等硬质表面。她演示道,对付一般污渍,需按1:40至1:60的比例稀释;若遇“硬骨头”,则需将浓度提升至1:5,涂抹后静待2-3分钟,让化学力量充分作用,再进行刷洗,污渍便会迎刃而解。
全能酸性清洁剂: 它是浴室与卫生间里钙皂、水锈、尿垢的“终结者”。对于一般污渍,按1:10至1:30兑水;面对严重污垢,则需“原液出战”。涂于表面,静候5分钟,刷洗后用清水一冲,光洁如新。
中性消毒清洁剂: 它是医院、学校、办公楼等场所的“健康卫士”,集消毒、清洁、除臭于一体。按1:30至1:60的比例稀释,静待10分钟后冲洗或风干即可。若地面无需打蜡,甚至无需冲洗,建议每周使用一次,为空间持续净化。
洁厕剂: 它是公共卫生间黄渍、污垢的“清道夫”。按1:15至1:20的比例稀释,作用3-5分钟后用小刷轻刷,清水过净,即可让洁白重现。
玻璃清洁剂: 它是玻璃幕墙与窗户的“美容师”。按1:40比例配成溶液,用玻璃刮一刮,光亮如镜;或按1:30至1:40比例稀释后喷洒,距污渍30厘米,一刮一擦,不留痕迹。更妙的是,它在玻璃表面会留下一层隐形保护膜,有效抵御二次污染。
最后,代彩萍班长将安全准则凝练成必须遵守的“铁律”,并逐一详解:
使用说明书: 使用前,务必逐字阅读,严格按配比调制,这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。
做好防护: 橡胶手套、口罩是保洁员的“铠甲”,务必穿戴整齐,隔绝化学品的直接侵害。
绝不混用: 碱性与酸性清洁剂,犹如水火,绝不可混合,否则会引发剧烈中和反应,释放有毒气体,后果不堪设想。
规范储存: 使用后务必密封瓶口,存于阴凉通风、远离火源静电的指定地点,防患于未然。
应急处理: 若不慎沾染皮肤或溅入眼中,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,情况危急,火速就医;若误服,立即饮用大量清水或牛奶稀释,并立刻送医。
这场培训,不仅是一次技能的传授,更是一次生命的守护。它让每一位保洁员明白,手中的清洁剂不仅是工具,更是责任。在守护一方洁净的同时,更要守护好自己的安全。这,才是专业与尊严的真正体现。
企业项目
Project
友朋期刊
Periodical